香港餐飲業仍有不少淡市奇葩 (信報 – 財智博立專欄) - 中原博立
香港餐飲業仍有不少淡市奇葩 (信報 – 財智博立專欄)

香港餐飲業仍有不少淡市奇葩 (信報 – 財智博立專欄)

最近經常在傳媒及社媒見到餐廳結業的報導及分享,不過我會進一步看看這些餐廳的風評,其實會發現不少評論也不大理想,經濟環境沒以往般好是事實,疫情後生活習慣改變也是事實,但是否餐廳本身競爭力落後於人才是主因,是需要大家多加了解,不然只會落得對香港經濟一沉百踩的羊群心理。還有,競爭力好壞和餐廳歷史多久是沒有關係的,有些老字號餐廳不隨時代改變,或轉型失敗,結業其實也是自然淘汰,沒什麼特別!當然,有些生意還好的則是創辦人退休,但找不到適合承繼人或買家,為保留品牌聲望只好結業,這些是蠻可惜的!

根據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官方統計,香港註冊持牌食肆數目由2019年底的約15,400間,到2023年底增至17,000間,增幅達10%,引證在大家經常看到很多餐廳結業訊息時,其實有更多新餐廳開業,不過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等資料,期間餐飲總收益卻没有10%增幅,反而由2019年約1,211億港元,跌至2024年的1,094億港元,令每食肆平均收益倒退18%,競爭大幅增加下,已經並非隨意開間餐廳便可以賺錢的年代,自然需要汰弱留強,食物質素、服務水平、商業定位、選址、經營效益及客戶管理便成為關鍵因素。於不少上市餐飲集團如大快活(52)、大家樂(341)、敘福樓集團(1978)等交出不理想業績及股價持續低迷下,仍有本地餐廳如La Vache!、研香等近日擴充營業,仍有本地餐廳如紅茶冰室等大排長龍,其實傳媒及社媒也可以報導及分享這些消息,讓大家有更全面的理解!

今天和大家看看一間連續四年收入及純利皆錄得增長,過去一年度在香港淨增十間新店,超過90%餐廳在香港經營,95%收入源自香港餐廳,股價正創歷史新高的香港飲食集團嚐高美(8371)至今年3月的最新全年業績。公司全年收入按年升18%,下半年按年升18%;純利按年升6%,下半年按年升17%,將上半年收入升但純利跌的劣勢完全改善。每股盈利按年升5%,每股派息按年升9%,派息比率略增至56%。負債全為有關租舖的「租賃負債」(即已簽租約未來租金的現值),若不計「租賃負債」,今年3月尾的負債比率是0%,淨現金按年升33%。低負債下,股東權益回報率(ROE)高達35%。另外,全年營運活動現金流入按年升16%,金額為純利的3.7倍,自由現金流入則按年升30%,支持公司繼續實行高派息政策。

嚐高美集團主力經營多品牌的中至高檔餐廳,應該算是香港餐飲行業的淡市奇葩!我有幸和兩位創辦人近年有兩三次食飯交流的機會,他們兩夫婦並非飲食業出身,但做事充滿熱情,親力親為,實事求是,不會在新發展區為開店而開店,黃毅山主席的會計背景有助他做好選址開店的財務預算。公司全力在人流足夠的大型商場開店,並靠餐廳業績及開拓多元化食肆,逐步和業主建立關係,爭取商場中更有利位置。公司本身有「神秘顧客」計劃,重視服務,我亦曾造訪旗下不同品牌餐廳,服務水平可算在行業中較好的一級。希望這個淡市奇葩未來能持續屢創佳績,為香港餐飲行業打打氣!

簡志健,持證監會持牌人士,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(CIO),博立聯合創辦人
執筆之時,筆者授權/基金客户沒有持有上述公司

中原博立

「博立」品牌,由兩位知名及經驗豐富的投資總監 - Michael Kan 簡志健 和 Larry Hung 洪龍荃共同創立。他們除以價值投資為基礎,更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、企業文化及增長潛力,致力發掘可持續增長且有機會被重估價值的公司。他們非常重視公司質素,勤於公司專訪,深信投資決策應該根據基本研究及分析而決定。他們也極其重視風險控制及操作紀律,投資風格經歷多年實戰的驗證,長綫回報傲人。

中原「博立」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

中原博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