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3-30
閱覽人數: 3406

應對大跌市的經驗之談 (信報「財智博立」專欄)

每逢股市大跌,都會有人跑出來說自己已一早在訪問、專欄或社交媒體分享提到這個風險源頭,解說也頭頭是道,道理央然,不過再仔細看看他們何時開始有此論述,有些可追索至一年前,數年前,甚至多年前已一直這樣說,大家也知道壞了的鐘每天也有兩次準的道理。當然,有些評論非常精準,提出不久股市已大跌,時間真的可以掌握得這麼好,還是碰巧這樣,這刻不會有答案。不過,以我投資股市已界二十五年,印象中想不到有人測市可以次次準,經常準也想不到,只記得被冠稱所謂「末日博士」的,估中一次後大多無以為繼,縱使學富五車,其實也沒意思,因為經濟學說怎麼棒,其實和預測股市準繩度可以沒有什麼關係。從事資產管理,自己要多閱讀多思考多分析,但不可閉門造車,所以也會參考別人的看法,不過只會參考那些在市場身經百戰的謙遜投資者,他們不會吹噓自己可預測升市跌市,他們不會走出自己能力圈,從事樓市的走去講股市,專注債市的又走去講樓市。他們不介意分享自己的一套方法,因為知道若是不努力,知其法也不會成功,股票市場太大,多了成功投資者,或不會影響到自己。為什麼巴菲特可以歷久不衰,其實全世界也認為這樣的投資者才可以長期成功。

我投資一直採中庸之道,當然對每件影響股市的事也得有立場,但不可過度相信自己的想法必然成真,因為市場的力量必然大於自己,尤其於如近日如此大是大非時期,每種投資工具的波幅已超出可以想像的範圍,很多歷史紀錄被刷新,一日大升,下一日大跌,再下一日大升就如平常事,投資者對股市的掌握力可謂更小,不過還是有樣東西可以掌握得到,就是自己的股票組合,可是事實上很多投資者反倒被股票組合掌控自己,不能自已。

股市大跌下,悲觀的投資當道,他們抱持悲觀信念數年,終能吐氣揚眉,當然要一舒悶氣,但是投資不應太樂觀,也不可太悲觀,投資股市要對未來有希望,若是太悲觀,不敢冒風險沽空的話,只消將全部金錢找間穩陣的銀行長做定期便可。現時可以將投資市場及經濟的發展趨勢想到很差,但想想2008年金融海嘯時其實更差,那時已去到金融世界末日般,不少評論認為量寬會將整個形勢更趨惡化,但結果也可過渡到。反過來說,投資者可視此為機會,若是中長期思維,可以藉此在不怕中短期捱價的大前提下,於吸引的估值水平儲蓄優質股,藉此於其後跑贏大市,或比先前跑贏大市更多。

多年經驗告訴我,投資氣氛很差時,股票組合也不應該全持現金,首先股市會在投資氣氛最悲觀時靜靜反彈,不易捉摸及捕捉;另外投資者需保留一定股票,以持續對股市有敏感度,好像2008年金融海嘯時,不少投資者於恒指跌到18000點時清倉,其後最低跌至11000點,表面上是賺了或蝕少了,但因遠離股市,結果他們到恒指回升至20000點以上時,才覺得事過境遷,重新留意股市,當想買股票時,已發現股價比先前沽出時貴了不少。

最近有朋友問,恒生指數已從1月高位,兩個月便最多跌了28%,加上全球投資市場風聲鶴唳,疫情仍在蔓延,應否沽出所有股票套現。我的答案是大部分投資者往往於氣氛熱烈時全倉投資,高位高追股票,恐慌時則全持現金,低位低沽股票,所以長期賺不到錢,甚至蝕了不少,是否想成為他們的一份子?不少投資者以為現在沽了貨,可以在形勢穩定了才重新買貨,如先前所說,因股市往往走在現實之先,當認為可安心重新買貨時,好的公司股價比恐慌沽出時已高了不少。因此,遇到此等大是大非,當大眾已非常恐慌時才沽貨,何不一動不如一靜,首先股市會在大眾最憂心時悄悄見底,就算仍未見底,只要持有的是優質股票,而這筆資金不需在未來一兩年動用,也只是帳面蝕錢,當事過境遷,便會如十年前的金融海嘯般,事後仍可以提供很大的盈利。

簡志健,持證監會持牌人士,博立聯合創辦人/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

中原博立

發表意見...